“互联网+”的 教育理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2-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栏目主持
董云川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政府督学,云南省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省高教评估事务所所长。专注于大学精神及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几年前就有人预测:“未来的组织都仅需要一个人和一条狗。狗的工作是看守机器,而人的工作是喂狗,因为所有的业务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了。”话音未落,“互联网+”浪潮扑面而来,各行各业一如既往地蜂拥而上,唯恐不及。届时,教育何用,大学何为?

    “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新形态,在教育领域当然具有无限施展的空间。伴随着国家战略的强化,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在线课堂”如流星雨般袭来,许多高校纷纷建立慕课等在线课程,以彰显学校的国际化与现代化水平。当人类面对近百年来最重要的教育变革,而且大家都认为是一次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选择时,理性的思考显得十分必要。

    众所周知,知识的堆砌并不是人类进步的根源,更不是教育的本意。知识固然重要,不过知识如果仅仅等同于工具,那么学校培养的人就难以成为完善的人。教育的本意在于使主体获得的知识能在超越原来的学习情境中得以运用,也就是把知识都遗忘以后依然存留的方法、思维与智慧。

    杜威曾说:“思维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特定的联结点,并使两者连接起来。这种连接使事物的意义更充实,还可能进行有系统的准备和发明。”这种思维的培养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和情境,而非所谓的“自学”。一方面教师是使思维做出反应的催化剂,教师所做的每种事情以及他们采取的方式,都引起受教育者这样或那样的反应,而每种反应都使受教育者养成不同的态度。另一方面如果获得的知识散乱、零碎,没有系统的结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是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只有在情境中形成联结同化为主体的一部分,才能让受教育者在知识领域更广博的基本结构中弄清楚脉络。所以,广阔和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以及丰富多元的知识本身仅只是为教育目的达成提供了可能性,轴心还有赖于教师、情境与受教育者的有机组合。

    霍金曾警告称,人工智能最终或许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借助计算机我们看似无所不能,被取代也不无可能。所幸人类思维与计算机思维确实存在足以改变危机的区别——爱,具体表现为利他性,创造性和情感。这正与教育的本意不谋而合,我们希望留给后代的不仅是摆脱生存桎梏的技术,更希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教育者的示范力行,通过教育情景的熏陶,让受教育者体会人类的情感,感受艺术的独特,感悟世间万物的美。

    大学是包罗万象真知,集八方师者和学生为一体的场所,其精髓在于来往穿梭、思想流通所形成的氛围。其间少不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流动,还包括大学选址地域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大学之道,寓于其中。教师人格的影响和课业的影响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受教育者不能把这种影响分开,甚至搞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纽曼就认为课堂的生机来自于教师通过眼神、语气、动作与学生随时随地形成对话的教学气场,在探讨问题的微妙变化与情感交流过程中不错失良机,也不匆忙行事。学科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众多途径轻松截取,但学科的细节、生气、色彩总是要从师长那里获得一方启迪,因为人才是学科流变发展的中轴线。

    “互联网+高等教育”依据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提供专属服务,强调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对丰富多样未经筛选的知识,学习者们或会走进茫然不知所措的尴尬境地,甚至有可能陷入杂乱无章被信息抽空的疯狂状态。“互联网”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媒介,但把知识传入另一个头脑里去的关键媒介的确离不开师生互动和教育过程。有人说,经由“互联网”的传播优秀的教师走出了课堂,摆脱了地域限制,成千上万的学生都将得益于他的教导,这难道不是一桩美事吗?事实上,教师依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规划,课上弹性把握、张弛有度,课下情感互动、行为示范,这是任何数码系统都难以替代的现场学习体验。

    正如近日一个论点所说,“如果缺乏实体,互联网加什么都是泡沫!”

    (董云川 唐艳婷)